2019年輸配電設備行業年度發展報告
隨著西電東送、跨區域聯網、智能電網等重大工程的持續建設,以及電力行業能源結構調整,大量新能源并網帶來了輸配電設備市場新的增長點。
除此之外,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邁出國門,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打出“中國制造”的閃耀名牌。傳統輸配電設備的智能升級為輸配電設備產業帶來發展機遇。
時間無法言語,只有行動會被銘記。在繼往開來的2019年里,我們將迎接更大的挑戰和任務。
回顧過去,我們無比自豪;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那些曾經綻放在電氣行業歷史長河中的煙花,終會得到肯定的回應?;仡?018讓我們攜手奮進,向嶄新的一年邁進。
輸配設備加快綠色升級
輸配電設備的使用壽命一般為10~15年,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戶外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輸配電設備將進入更新換代周期,產品升級換代的需求旺盛。
國家電網配網自動化和農網改造工作的落實帶動了輸配設備領域快速發展,也帶動了輸配電設備市場的巨大需求。
事實上,我國輸配電氣制造企業眾多,已由最初只有幾家外資品牌壟斷到實現百花齊放蓬勃發展。由于國內競爭的加劇,國內市場也由分散到相對集中邁進,設備制造廠家進入白熱化的競爭階段,這也對我國輸配電設備的技術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輸配電設備企業在新型節能變壓器、非晶合金變壓器領域加大研發力度,通過產品升級、技術創新,推動節能變壓器市場空間。另一方面,開關設備行業作為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性產業,氣體環網柜逐步實現環保氣體國產化。輸配電設備踐行綠色環保,加強高端創新,將成為能源互聯發展的“新引擎”。
近年來,輸配電設備向環保方向迅速邁進,發展模式不斷創新,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技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據了解,環保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遠高于以往。從行業自身發展來看,當前輸配設備領域的環保制造正在從高速增長向持續穩定增長的新階段過渡,傳統領域市場趨于飽和,新興領域市場逐步拓展。
同時,創新能力不強制約著輸配制造行業的綠色發展,產品低端同質化競爭仍比較嚴重,先進技術裝備應用推廣困難等問題依然突出,與當前綠色發展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仍需促進能源互聯網、多能互補、新能源微網、儲能等示范項目推廣應用,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能源互聯呼喚高端裝備
加快輸配電設備綠色升級來滿足能源互聯的同時,能源互聯也給輸配電設備制造提出了新要求。能源互聯的實現對高端輸配電設備制造提出更高需求。首先包括超大容量、超遠間隔電力輸送的需求;能源體系潔凈、低碳、高效的需求以及全球化協同運營的需求等等。
近年來,隨著智能電網及新能源微網等示范項目的落地,傳統裝備制造業市場逐漸打開,勢必將推動輸配電制造行業的創新能力,提升高端裝備創新產能。
在互聯互通項目中,跨國跨洲聯網通道首先要解決跨海電力輸送的問題。目前超高壓海纜輸送容量在200~260萬千瓦,全球已有30個建成及在建的跨海工程。更高電壓等級、更大輸送容量、更長敷設路徑、更好經濟性的海纜設備亟待研發。
2019年,由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首條500千伏交流聚乙烯海纜成功通過試驗,并率先在舟山500千伏聯網輸變電工程中開始敷設。東方電纜、江蘇亨通等纜企在海纜領域的研發均實現新突破,特高壓直流海纜將成為實現電能跨海遠距離傳輸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
智能電網的發展促進輸配電設備向智能化、精益化發展。智能電網通過集成先進的信息、自動化、儲能、運行控制和調度技術,有效提高電網接納新能源的能力,促進新能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
技術先進、綠色環保的輸配電設備將成為助推能源互聯實現智能電網發展的關鍵。作為支持能源互聯成長的焦點,高端輸配電設備必需增強頂層設計,加強科技創新和關鍵設備研發。未來,能源互聯的發展將給裝備制造業帶來更多變化。
除此之外,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邁出國門,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打出“中國制造”的閃耀名牌。傳統輸配電設備的智能升級為輸配電設備產業帶來發展機遇。
時間無法言語,只有行動會被銘記。在繼往開來的2019年里,我們將迎接更大的挑戰和任務。
回顧過去,我們無比自豪;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那些曾經綻放在電氣行業歷史長河中的煙花,終會得到肯定的回應?;仡?018讓我們攜手奮進,向嶄新的一年邁進。
輸配設備加快綠色升級
輸配電設備的使用壽命一般為10~15年,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戶外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輸配電設備將進入更新換代周期,產品升級換代的需求旺盛。
國家電網配網自動化和農網改造工作的落實帶動了輸配設備領域快速發展,也帶動了輸配電設備市場的巨大需求。
事實上,我國輸配電氣制造企業眾多,已由最初只有幾家外資品牌壟斷到實現百花齊放蓬勃發展。由于國內競爭的加劇,國內市場也由分散到相對集中邁進,設備制造廠家進入白熱化的競爭階段,這也對我國輸配電設備的技術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輸配電設備企業在新型節能變壓器、非晶合金變壓器領域加大研發力度,通過產品升級、技術創新,推動節能變壓器市場空間。另一方面,開關設備行業作為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性產業,氣體環網柜逐步實現環保氣體國產化。輸配電設備踐行綠色環保,加強高端創新,將成為能源互聯發展的“新引擎”。
近年來,輸配電設備向環保方向迅速邁進,發展模式不斷創新,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技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據了解,環保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遠高于以往。從行業自身發展來看,當前輸配設備領域的環保制造正在從高速增長向持續穩定增長的新階段過渡,傳統領域市場趨于飽和,新興領域市場逐步拓展。
同時,創新能力不強制約著輸配制造行業的綠色發展,產品低端同質化競爭仍比較嚴重,先進技術裝備應用推廣困難等問題依然突出,與當前綠色發展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仍需促進能源互聯網、多能互補、新能源微網、儲能等示范項目推廣應用,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能源互聯呼喚高端裝備
加快輸配電設備綠色升級來滿足能源互聯的同時,能源互聯也給輸配電設備制造提出了新要求。能源互聯的實現對高端輸配電設備制造提出更高需求。首先包括超大容量、超遠間隔電力輸送的需求;能源體系潔凈、低碳、高效的需求以及全球化協同運營的需求等等。
近年來,隨著智能電網及新能源微網等示范項目的落地,傳統裝備制造業市場逐漸打開,勢必將推動輸配電制造行業的創新能力,提升高端裝備創新產能。
在互聯互通項目中,跨國跨洲聯網通道首先要解決跨海電力輸送的問題。目前超高壓海纜輸送容量在200~260萬千瓦,全球已有30個建成及在建的跨海工程。更高電壓等級、更大輸送容量、更長敷設路徑、更好經濟性的海纜設備亟待研發。
2019年,由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首條500千伏交流聚乙烯海纜成功通過試驗,并率先在舟山500千伏聯網輸變電工程中開始敷設。東方電纜、江蘇亨通等纜企在海纜領域的研發均實現新突破,特高壓直流海纜將成為實現電能跨海遠距離傳輸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
智能電網的發展促進輸配電設備向智能化、精益化發展。智能電網通過集成先進的信息、自動化、儲能、運行控制和調度技術,有效提高電網接納新能源的能力,促進新能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
技術先進、綠色環保的輸配電設備將成為助推能源互聯實現智能電網發展的關鍵。作為支持能源互聯成長的焦點,高端輸配電設備必需增強頂層設計,加強科技創新和關鍵設備研發。未來,能源互聯的發展將給裝備制造業帶來更多變化。